3月22日下午,一列载有50辆新能源汽车的陆海新通道专列从重庆鱼嘴站驶出,发往欧洲。作为中新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陆海新通道对中国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区域联动及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此次重庆首次开通新能源汽车陆海新通道专列,为绿色“一带一路”发展开辟新通路。
新加坡是东盟成员国中第一个公开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伴随中新两国合作不断加深,新加坡正立足自身在绿色技术和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为“一带一路”带来更多绿色解决方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在低碳环保技术、绿色发展服务、绿色金融投资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这与中国推动绿色“一带一路”不谋而合。
合作成果不断涌现
于3月27日至4月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指出,新加坡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表示与中国建立开放、可持续和互惠互利的关系非常重要。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宣传部供图)
目前,中新两国拥有大量合作项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称,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和陆海新通道三大政府间合作项目,是两国成功合作的案例。此外,新加坡在华还有广州知识城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吉林食品区、川新科技园、南京生态岛等地方合作项目。
伴随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2022年,中新双边贸易额为11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目前,新加坡已跃升为中国第三大服务贸易伙伴,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服贸伙伴。“新加坡是亚投行首批21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之一,是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对全球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蓝庆新说。
“绿色”成为关键词
中新两国开展的多项政府间合作项目中不乏绿色项目的身影,比如天津生态城项目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的示范案例。“作为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重庆正着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此次专列运输的正是重庆本土品牌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能源汽车陆海新通道专列的开通,标志着川渝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再添新通道。